搭棚工程作為香港建築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安全性直接關係到工人和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近年來,隨著多宗嚴重的棚架意外事故發生,政府不斷加強對搭棚工程的安全監管,制定了更嚴格的法規和標準。本文將詳細解析香港搭棚工程的安全法規體系,幫助業界人士和客戶了解相關要求,確保搭棚服務符合最高安全標準。
香港搭棚安全法規體系概覽
香港的搭棚安全管理建立在完善的法律框架基礎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層面的法規:
主要法例
《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第509章):這是香港職業安全的根本法例,規定了僱主和僱員在維護工作場所安全方面的基本責任。該條例適用於所有工業經營,包括搭棚工程。
《工廠及工業經營條例》(第59章):該條例第6A和6B條規定了東主及受僱人員在維持工業經營內工作健康及安全方面的一般責任。對於搭棚工程而言,總承建商、次承建商以及搭棚工人都受此條例規管。
《建築地盤(安全)規例》(第59I章):這項規例專門針對建築地盤的安全管理,包括棚架的設計、搭建、使用和拆卸等各個環節。
專業守則和指引
《竹棚架工作安全守則》:由勞工處處長根據《工廠及工業經營條例》第7A條發出,為竹棚架工作提供詳細的安全指引。該守則於2024年進行了重要修訂,加強了對懸空式竹棚架工作的安全要求。
《金屬棚架工作安全守則》:針對金屬棚架的特殊要求制定的專門守則,涵蓋了金屬棚架的設計、安裝和使用等方面的安全規定。
《竹棚架設計及搭建指引》:由屋宇署發出,為確保竹棚架在架設期內的結構安全和穩定性提供技術指引。
搭棚工程人員資格要求
香港對從事搭棚工程的人員有嚴格的資格要求,這是確保工程安全的重要基礎。
基本資格要求
建造業安全訓練證明書(平安卡):所有在建築地盤工作的人員都必須持有有效的平安卡。這項訓練涵蓋了基本的工地安全知識,包括個人防護設備的使用、危險識別、緊急應變等內容。
身體檢查證明:從2022年2月1日起,年滿65歲或以上的申請人報讀與工藝測試相關的課程時,需要提交由註冊醫生填寫的體格檢驗報告,確保身體狀況適合從事高風險的搭棚工作。
搭棚專業資格
中級工藝測試證明書(中工牌):持有中工牌的工人屬於半熟練竹棚工,可以在合資格人員監督下進行一般的竹棚架搭建工作。取得中工牌後,工人需要具備一年或以上的實際工作經驗才能獨立作業。
技能測試證明書(大工牌):持有大工牌的工人屬於註冊熟練竹棚工,具備十年或以上的竹棚架工作經驗,可以擔任合資格人員的角色,負責監督搭棚工程和簽發棚架檢查報告。
懸空式棚架專業證書
隨著懸空式棚架(飛棚)工程的普及,政府對這類高風險工作制定了更嚴格的資格要求:
中級懸空式棚架安全訓練證明書(紫卡):持證人可以進行懸空式竹棚架的架設、擴建、更改和拆卸工作,但不包括底層金屬托架(狗臂架)及其上的橫杆,除非符合特定條件。
高級懸空式棚架安全訓練證明書(灰卡):持證人可以進行整個懸空式竹棚架的所有工作,包括最危險的底層結構搭建。
這些專業證書由建造業議會負責頒發,需要通過嚴格的理論和實操考試才能取得。證書有效期限通常為三年,期滿後需要重新考核。
搭棚工程安全技術要求
棚架結構安全標準
連牆器設置要求:根據法規,在離地面不超過100米的高度,連牆器的垂直間距不得超過6.3米;在離地面100米或以上的高度,連牆器的垂直間距不得超過4.2米。這些連牆器必須能夠承受規定的風載和其他外力。
高度限制和設計要求:高度超過15米的竹棚架必須由專業工程師設計和批准。專業工程師需要是結構或土木工程界別的香港工程師學會企業會員或具備同等資格,並有足夠的訓練和經驗。
材料質量控制:使用的竹子必須符合規定的質量標準。工人需要通過敲擊等方式檢測竹子的質量,確保沒有蟲蛀、腐朽或過度損耗。一般情況下,高竹可以重複使用2-3次,茅柱可以使用5-6次。
防墮安全措施
個人防護設備:所有在棚架上工作的人員都必須配戴全身式安全帶,並正確連接到穩固的繫穩點。安全帶必須符合相關標準,定期檢查和更換。
繫穩點設置:棚架必須設置足夠數量和強度的繫穩點,包括有眼螺栓(羊眼圈)或流動式臨時防墮繫穩裝置。這些設施必須經過專業人員檢查和認證。
防墮網和圍板:在有墜落風險的區域,必須安裝適當的防墮網或圍板,防止人員和物件墜落。這些安全設施的材料和安裝方法都有詳細的技術規定。
棚架檢查和維護制度
強制性檢查要求
根據法例,棚架必須在以下情況下接受檢查:
首次使用前檢查:所有新搭建的棚架在投入使用前都必須由合資格人員進行全面檢查,確認結構安全和穩定性。
定期檢查:棚架投入使用後,必須每14天進行一次檢查,檢查內容包括結構完整性、連接點牢固度、材料狀況等。
特殊情況檢查:在以下情況後必須立即進行檢查:
- 棚架經過相當程度的擴建或更改
- 部分棚架被拆卸
- 經歷可能影響棚架強度和穩定性的惡劣天氣,如颱風、暴雨等
檢查報告和記錄
表格五(棚紙):合資格人員檢查棚架後,必須填寫勞工處規定的表格五,詳細記錄檢查結果。這份報告必須保存在工地現場,供執法人員查閱。
檢查記錄保存:所有檢查記錄都必須妥善保存,作為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憑證。這些記錄在發生意外時也是重要的法律證據。
意外預防和應急措施
常見意外類型和預防
高空墜落:這是搭棚工程中最嚴重的意外類型。預防措施包括正確使用安全帶、設置防墮網、定期檢查繫穩點等。
棚架倒塌:可能由結構設計不當、材料質量問題、連牆器不足等原因導致。預防措施包括嚴格遵守設計標準、使用合格材料、定期檢查結構完整性等。
物件墜落:可能傷及棚架上的工人或地面行人。預防措施包括設置防墮網、正確存放工具和材料、劃定安全區域等。
應急預案和處理程序
意外發生時的處理:一旦發生意外,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搶救傷者、保護現場、通知相關部門。工地負責人應該制定詳細的應急預案,定期進行演練。
棚架損壞的處理:如果棚架出現結構性損壞但仍懸掛在空中,必須立即封閉周邊區域、架設圍欄、用繩索固定損壞部分,然後由經驗豐富的搭棚工人安全拆除。
監管執法和處罰措施
政府部門職責
勞工處:負責執行《工廠及工業經營條例》和相關規例,進行工地巡查、調查意外事故、對違法行為進行檢控。勞工處定期進行針對搭棚工程的特別執法行動。
屋宇署:負責審批涉及棚架的建築工程、監督結構安全、執行相關建築法規。對於超過一定高度的棚架,必須獲得屋宇署批准。
建造業議會:負責制定行業標準、提供專業培訓、推動行業發展。議會還負責懸空式竹棚架的註冊專門行業承造商制度。
違法行為和處罰
僱主責任:如果僱主疏忽導致工傷,可被罰款最高50萬港元或監禁12個月。嚴重違法行為可能面臨更重的刑罰。
工人責任:工人如果不遵守安全規定,也可能面臨法律後果。但法律主要強調僱主的責任,要求僱主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
無保險經營的處罰:沒有購買勞工保險的僱主將面臨嚴厲的法律後果,包括罰款和監禁。這不僅是違法行為,更是對工人安全的不負責任。
行業安全改善措施和趨勢
技術升級和創新
金屬棚架推廣:政府正在推動使用更安全的金屬棚架,逐步減少對傳統竹棚架的依賴。金屬棚架具有更好的承重能力和穩定性,但成本較高。
安全設備改進:新型的安全帶、繫穩裝置、防墮系統不斷出現,為搭棚工程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數碼化管理:一些公司開始使用數碼技術進行安全管理,包括電子檢查記錄、實時監控系統等。
培訓和認證制度完善
培訓內容更新:隨著技術發展和安全要求提高,培訓內容不斷更新,加入新的安全知識和技術要求。
評核標準提高:專業資格的評核標準越來越嚴格,確保只有真正合格的人員才能從事搭棚工作。
持續教育要求:政府考慮要求搭棚工人定期參加再培訓,更新知識和技能。
物業管理公司的責任
選擇承建商的責任
物業管理公司在安排搭棚工程時,必須履行嚴格的選擇程序:
資質審查:必須聘用具有良好安全記錄的合資格承建商,查驗其營業執照、保險證明、工人資格證書等。
合約條款:必須在合約中詳細列明安全規則、措施和條款,確保承建商了解並承諾遵守所有安全要求。
通報義務:對於懸空式竹棚架工程,必須在開工前至少5個工作天向勞工處提交通報表格。
監督和檢查責任
工前檢查:必須在工程開始前檢查承建商人員的資格證書、安全設備、工程方案等。
過程監督:在工程進行期間,必須定期檢查棚架安全狀況、工人安全行為、合規情況等。
問題處理:發現違法或不安全行為時,必須立即要求承建商停工整改,必要時向執法部門舉報。
結論
香港的搭棚安全法規體系經過多年發展,已經相當完善和嚴格。然而,法規的存在並不等於安全的實現,關鍵在於所有參與者的嚴格執行。搭棚公司必須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確保所有工人都接受充分培訓並持有相關資格。客戶和物業管理公司也有責任選擇合規的承建商,並在工程期間進行適當監督。
隨著香港建築物老化問題日益嚴重,搭棚工程的需求將持續增長。只有通過嚴格執行安全法規、不斷改進技術和管理水準,才能確保這個傳統行業在新時代繼續安全發展。每一起意外都是對行業的警醒,提醒我們安全永遠是第一優先考量。
專業的搭棚工程不僅要符合技術要求,更要符合最高的安全標準。在選擇搭棚服務時,安全合規應該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因為沒有任何工程進度或成本節省能夠彌補安全事故造成的損失。